年轻的团队 勇敢的心
——记管理工程系土建专业教师团队
我是2015年3月新进校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师,首先真诚的表达能融入到我校这样一个和谐上进的教师队伍大家庭而感到荣幸和自豪,因为是“新人”,所以来校后的每一份感受应该是最直接最真实的。在此借宣传部的《系部风采》新栏目来谈谈自己对我所在的专业群组的一些感受,与大家分享。
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是我系2012年新增的招生专业,属土木工程专业大类,所以两个专业同一套教师班子。除了专业是新设立的,教师队伍也是新的,且都年轻有活力!
这是一支年轻有活力的团队
走近这个队伍,给我最直接的感觉就是大家很年轻,都是80后。是有想法、有行动、有活力的年轻人。队伍共11人,9名硕士研究生,1名博士在读,1名硕士在读。年轻不代表没有成绩没有作为,作为年轻队伍中的每一位教师,他们在自己的岗位和专业上都有自己的想法,并且把想法都付出于实际,把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培养学生成才成为个人和团队的终极目标。教师们通过几年的努力,个人不仅在学业上得到了提升,同时在个人技术认证上也取得了突破,多名教师通过努力已经取得了一级建造师、造价师、二级建造师等证。同时,更在学生的培养上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在国内、省内、行业内的各项比赛中获得了多种奖项。这个队伍不仅年轻,更是一个充满活力不断进步的团队。
这是一个面对困难能迎难而上的团队
别看这个队伍年轻,但是大家总是相信一句话,只要用心学、用心去尝试、不断的总结,总会闯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
这个年轻的队伍在专业创始初期,得到了学院、系部各级领导、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但在新专业的教学和方法上没办法直接借鉴,而是需要根据具体的专业走向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制定专门的教学方法和授课计划,近几年专业的发展是在学习中摸索中前进,这就需要团队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才能在面对困难,坚持下去,走向成功。这几年,专业群组的每位老师一直没有停下学习创新的脚步,通过一步一步的成功实践让脚步走得越发坚实越发有力。
同事们面对的除了教学之路艰难的摸索前行,还有很多来自于生活中的困难。由于长期的站立教学、伏案备课、批阅作业、探索创新教学,许多教师年轻的身体多少都有些小疾,大家都能克服这些困难,仍然坚持高质量、搞水准的教学。
一个好的团队,是离不开好的队伍建设,在管理工程系领导的带领下,专业群组的成员正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向前走,为攻破一个又一个制高点而不断坚持不断奋斗。
这是一个有想法有干劲想打胜仗的团队
团队越年轻,想法也多,越愿意去尝试,每一个人都有战斗力,这就是年轻队伍的优势。通过几年的努力,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不仅已经顺利送走了第一届毕业生,而且在学生的专业基本功教学成果和就业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教学是一个需要实践与不断总结的过程,团队在学生的基础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生教学管理方法等方面总结了一套较好的经验,促进了学生专业技术学习效果提升,同时提高了学生适应就业市场的能力。例如《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该课程是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大类的专业课,包含的分课程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砌体结构(设计)》等课程,受专业总教学计划和课时的限制,需要在60学时完成该综合课程的教学,这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很大的挑战。面对这样的挑战,教师需要制定很好的授课计划,才能保证全体学生学好基本的理论知识点,完成课程的学习,为以后的实际工作带去理论与实践支持。同时,也会为后续课程做好理论铺垫,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术拓展和交流空间。
教师结合课程的重要性、学生的理科基础薄弱、自主学习相对较差等情况,制定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授课计划:
首先,给学生建立清晰的大学专业发展蓝图。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课程与以后工作岗位或者继续求学过程中的定位和重要性,让学生能主动、诚信、平等的完成课程的学习和考核,放弃一切学习侥幸心理,树立较好的、正确的学习态度。
其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设置分组管理,每周定期让学生到图书馆自主学习,很好的利用学校图书馆、超新图书馆(网络)、CNKI(网络)、视频教学(网络)等资源,查阅大量的书籍,使学生们做到对课程的提前预习、复习、作业练习、知识拓展,促进基础薄弱的学生做好知识补充及知识拓展。
第三,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好课堂教学。每一门课在新学期都会进行新教案的编写与修改,教案也经常会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同时,根据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确保学生能很好的掌握课程知识。
第四,做好学生学习效果反馈,把常规的一次期末考试,划分为学期多次考试,把每次考试成绩和平时作业效果作综合分析,并且根据班级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第五,在实训环节设置分组。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在组长和技术指导(学生)的带领下,在教师提供的大量资料里面,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一个较难的课程的设计。教师只告诉学生完成课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但是具体的操作和解题过程,需要学生通过学习才能获得。实训过程中教师只是帮助同学把握大的解题方向,控制学生课程设计的进度,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发挥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更促进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通过多学期的教学改革,教学效果明显,学生不仅仅能主动地学习主动地解决问题,基础理论也掌握的十分全面牢固。
这是一个温馨快乐的团队
这个团队的成员互相之间充分的理解和互助,让这个团队充满了温暖。
团队的男女比例是5:6,年龄都相仿,所以孕假时间也都很接近。团队间有怀孕的女老师,大家会多关注关心,到了孕假会主动地把休假同事的课程共同负担起来,每人多带一两门课程,确保教学顺利进行。遇到哪位老师有事、生病请假,大家也会主动把课程分担过来,确保后期工作顺利进行。
除了生活工作中的关怀,还经常组织小型文体活动,放松长期在教学和伏案中的疲惫身心,让大家拥有一颗始终充满爱、充满活力、保持美好心态的心。在工作中拧成一股绳,团结合作,不怕吃苦,迎难而上,为攻破一个又一个制高点而奋斗。
管理工程系 唐小强